查看原文
其他

向朋友推荐美食是一种测试

和菜头 槽边往事 2019-07-31

即便是在洪荒时代,一起分享食物也象征着真挚的友情。邀请对方坐下来吃饭,本身就带有足够的善意。而接受对方提供的食物和饮料,也释放出了足够多的信任。这一点就像手和头的关系一样:手是人身上最容易输出伤害的部位,头则是人身上最容易遭受严重伤害的部位,因此,只有关系非常亲近的人才会允许对方把手放在自己头上,或者以此表示相当程度的尊敬或者服从。


因此,邀请或者朋友品尝一种美食,最怕对方完全没有领会到其中的妙处,那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失望。发生这样的情况,多半原因是对朋友不够了解,也对世界不够了解。


在一群朋友中间,总有一个专职点菜员。无论去哪里聚会吃饭,大家总是会公推这样的人点菜。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是他/她?要么是因为这个人和所有人都很熟悉,知道每个人饮食上的好恶,而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根据菜单求得一个最大公约数,让每个人都能吃上几道合乎自己口味的菜肴;要么是因为这个人是一群人里最挑剔的一个,无论谁点的菜他都要打击奚落一番,但是人们又出于各种理由还是想和他交往,为了耳根清净最后干脆都让他/她点菜,最后要骂也是骂他/她自己。


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点菜员。因为点菜员往往也是张罗生日聚会,周年庆祝,外出旅行的那种热心人,他们乐意和人打交道。你未必是这样的人,也未必有那么多心思去观察朋友的饮食习惯。所以,你向朋友推荐某种美食就有相当的风险。热情地开了几十公里车,把朋友拉到你最喜欢的乡村烤全羊,然后你发现朋友全程都在喝茶,问了之后对方才尴尬地回答:我从来不吃羊肉。


这些年我遇见过不吃羊肉,不吃牛肉,不吃鸡肉,不吃鱼肉的人,也遇见过不吃葱姜蒜香菜韭菜的人。更遇见过每顿饭必须点醋的人,还有的人上桌必须点一份酱油椒圈不说,里面最好要加一点生姜片。如果这你就觉得复杂了,那你可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还愿一说。中国人会为了长辈的健康,夫妻的事业,孩子的学业,专门在神前发誓戒掉某种食品。一旦愿望兑现,就会坚定地还愿。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三年不吃鸡蛋,诸如此类。于是这些人一会儿吃某种事物,一会儿又坚决不吃,过一阵子又会吃回来,你得给他们拉一个Excle表,再加上日历提醒。


玩笑归玩笑,所有的饮食好恶后面,都对应着往昔的人生经历,或者当下的人生困境。通过了解一个朋友的饮食习惯,你能够更深一步了解这个人。当一个朋友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吃香菜的时候,说是自己的奶奶就不吃。这其实并不是从遗传的角度解释他对香菜的厌恶,而是在说自己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这件事情本身,一段不吃香菜的人生经历。如果你记不住朋友的饮食偏好,那是因为你对他不够了解。人的行为习惯只是表象,而你应该记住的也不应该是表象。


你自己也是同样。今天你喜欢吃什么,不喜欢吃什么,和你过去的经历有莫大关系。在网上常见一种人,总喜欢扯着喉咙叫嚷他们本地的什么小吃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,或者才是全世界最正宗的,那么这样的人多半没见过多少市面,把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当做了颠扑不破的真理。我是昆明人,我小时候也喜欢说过桥米线是最好吃的米线,云南蒙自过桥米线是最正宗的过桥米线。但是,等我去贵州吃过花溪牛肉米粉,去广西吃过螺蛳粉,去吃过把米饭挤压成棍状物的各种米粉米线,我就明白了一件事:说破天那也就是一碗米,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做法,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色。重要的不是评定谁是天下第一,而是把它们每一样都来一碗。


因此,如果你要向朋友推荐某种美食。首先应该问自己一句,这种食物够不够独特?是不是某地独有?食材上是不是够特别,工艺上是不是够特别,味道上是不是够特别,食用方法上是不是够特别?如果能满足其中的两项以上,那么你大可以推荐。因为即便不好吃,你朋友也获得了也许未来十年酒桌上的话题---他吃了某种非常特别的食物,其他人都没有。这里我们试着做道判断题:


如果你的朋友要去丽江旅行,你会推荐什么丽江美食---


A 鸡豆凉粉 B 丽江粑粑 C 纳西火锅 D 腊排骨火锅


其次,你应该问自己一句:我觉得好吃,是否经过了大范围比较?是否只是基于一省一市一县一村的个人经验?比如说回锅肉在四川有许多地方变种,除了最常见的蒜苗回锅肉之外,还有莲花白回锅肉,土豆回锅肉,排骨回锅肉等等。假设你要推荐某家莲花白回锅肉,那么,它和其他种类回锅肉相比水准如何?同类似的盐煎肉、生爆肉、小炒肉相比水准又如何?如果没有足够强的优势,那么,你让朋友特地去吃一次的理由是什么呢?对方吃完会有信服的感觉么?


我曾经在暴雨夜强迫朋友开了好几个小时的车,从深圳大梅沙开到惠州。纵然一路抱怨,但是到了那家牛仔鸡之后,一切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。原因是我清楚地知道,即便他们在广东多年,和他们惯常吃的盐焗鸡、白切鸡、酱油鸡相比,用新鲜椰子做炖盅炖出来的鸡肉也依然熠熠生辉,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。前提条件就是我比较过,而且是大量比较过。中国之大,我不可能尝尽各地的做法,但在我自己能力许可的范围内,起码应该在某一个类别里全力拓宽一点眼界。如果你的饮食地图能够完全囊括你朋友的那一张,那么,你的推荐会有力得多。


最后,你应该问自己一句:我推荐的菜,是否包含了人类最喜欢的几个元素?有没有肉类?有没有脂肪?有没有糖?有时候可能还得加一句:有没有酱香?有人喜欢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味觉,都有不同的偏好,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。全球75亿人,并不存在75亿中不同的味道。人的饮食偏好是一种集体行为,无论人数再怎么多,一定可以收敛到有限的几种味道中去。而肉类、脂肪、糖可以很大范围覆盖人们的所需,想一想看,多少西餐厅全靠最后一道甜点深受女性喜爱而得以续存?再想一想看,如果我推荐你去的餐厅只有草吃你会怎么想?你会给我的推荐打几分?


推荐美食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测试,测试你对朋友的了解,测试你对世界的了解。有时候测试会失败,但是我也因此知道了更多,关于他人,关于我自己。有时候测试会成功,因此会增进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和信任,借由食物通过舌头肠胃,以极为深切的方式关照到一个人的灵魂。总之,朋友之间的信任是一件很珍贵的事情,请务必不要辜负它。


题图摄影:NordWood Themes 

图片授权基于:unsplash.com


参考文献:


那天我们去吃鸡


往期回顾:

珠峰大堵车

重发:《第一炉香》读后

跑道往事

90天救猫咪

读书心得

零点场《复联4》观后

从“中老年配图“说起

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



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

【微信号】Bitsea

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,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。

请你相信我:

我所说的每一句话,

都是错的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禅定时刻

一定要向朋友推荐自认为的美食,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只不过有个前提条件:你真的有饮食上的品位和舌苔上的权威。否则,你的坚持就是个笑话,你的顽固坚持就是一种冒犯。


深圳当年修通了环海公路,我们三个朋友就开车去跑了一趟广州。到了广州要吃晚饭,我说TIT附近有个毛线好吃的,不如带大家去火炉山吃荔枝木烤排骨和烧鸡。


路很远,开到一半哥几个不干了,说吃顿饭至于吗?天那么冷,大家先喝上才是真的。我说:滚!闭嘴!又开了一会儿,问说天气那么冷,那里那么偏僻,能有包间和空调?我说:露天!滚!闭嘴!再开了一会儿,又说开了那么久都没到,饿得难过,不如就近找个馆子吃吧,重要的是大家聚一聚,吃什么的没所谓。我说:妈的老子开车都没说累,哪儿那么多屁话?滚!闭嘴!


到了火炉山,坐下,看了看环境,几位老兄的脸色极为阴沉,一种强烈的绝交饭感油然而生。第一份烧排骨上来,第一嘴咬下去,桌上顿时笑逐言开,只剩下“再来一份,不!再来两份”的含糊呼喊声。我问:路远没事了?回:没事没事没事。我又问:露天没关系了?回:没关系没关系。我再问:聚一聚不重要了?回:都重要都重要别他妈问了,趁热赶紧吃!


我最后说:好吃吗?值得跑一趟吗?哥几个吃饱喝足,无耻的劲头又回来了:我觉得吧,主要可能是大家都太饿了,所以特别好吃一些。你就是为了这个效果,故意饿着老子们一直在兜路吧?


这就是判断力。你了解你的朋友们,知道他们对美食的认知在什么水平,也知道你带他们去吃的食物在这个水平线上多高,更知道能不能由此带来远超他们期待的体验?


否则,非要让他们掰碎泡馍到指定大小,非要跑到特定的馆子吃特定的豆瓣,那都是扯淡。你一碗泡馍能好吃到天上去?一份豆瓣能香到骨头里去?我就从来不拉着人去昆明吃所谓最正宗的过桥米线,教育他们用所谓最正宗的吃法来吃。期待调那么高,最后不过还是一碗米线,边上还有花溪牛肉米线、广西螺蛳粉在虎视眈眈,能比他们好吃过一倍以上么?不能的话,你坚持条毛线啊?!


听懂了吗?怎样才能让你朋友对你推荐的美食赞不绝口?


1、要有肉;

2、要天冷;

3、要兜路!


对了,还有方向盘务必要控制在自己手里,车速必须要快,防止这帮混蛋跳车逃跑。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